首页 > 管理 > 问答 > 管理知识 > 31602部队是什么,信长星等走访慰问驻皖部队

31602部队是什么,信长星等走访慰问驻皖部队

来源:整理 时间:2022-04-26 03:46:16 编辑:管理知识 手机版

一、战略支援部队的编制等级是正战区级,没有哪个个兵种是这个级别。中国军队经过多次改革,作战部队早就变成陆海空合成部队了,野战军依旧在老百姓心目中口口相传,既是纪念当年强悍无敌的四大主力野战军,也是对现在作战部队的一种希望和寄托。”六、战略支援部队的亮点在纠结于战略支援部队究竟是军种是兵种之外,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亮点。

野战军是什么部队?

野战军是什么部队

野战军是野战部队的简称,狭义的野战军指的是中国陆军。广义的野战军指的是陆、海、空、火箭军等用于直接作战的部队,这个是相对于省军区系统的民兵预备役而言的,省军区系统管辖的民兵预备役部队又叫做后备军。我国之所以有野战军、野战部队的说法,主要来源于解放战争时期,解放军有四大野战军,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(西北野战军),刘伯承、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(中原野战军),粟裕指挥的第三野战军(华东野战军),林彪指挥的第四野战军(东北野战军)。

四大野战军是解放军的几乎全部主力部队,战斗力极强,功勋彪炳史册。重点要提的是第四野战军。第四野战军勇猛无敌,是一支兵力最强悍、武器最精良、战将最齐备的铁血雄师。解放战争中,四野在林彪、罗荣桓、萧劲光、黄克诚、邓华、谭政、刘亚楼、李天佑、陈伯钧、洪学智等一批被称为“猛将”、“怪才”的率领下,从零下40度严寒的白山黑水,一直打到40摄氏度酷暑的海角天涯,先后转战东北、华北、华中、华南战场,并在三大战役胜利后经历一系列大规模的血战、硬仗,纵横驰骋于14个省区,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特殊功勋。

当时的野战军,不是现在的军级单位,而是相当于大军区战役级作战集团,比如当时的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12个集团军。从此之后,中国老百姓就把能打仗的作战部队叫做野战军。中国军队经过多次改革,作战部队早就变成陆海空合成部队了,但是野战军依旧在老百姓心目中口口相传,既是纪念当年强悍无敌的四大主力野战军,也是对现在作战部队的一种希望和寄托。

什么是预备役部队?

什么是预备役部队

1938年在万家岭被薛岳打得满山跑的第106师团,虽然名义上称为“特设师团”,其实就是个预备役部队。该师团的大队长、联队长、旅团长以及松浦淳六郎师团长,确系现役军官,各级部队长身边的副官和参谋也多为现役,而中队长以下军官和所有士兵,通通是“预备队人员”。所以一定要把“预备役人员”和“预备役部队”两个词语区分开来,前者是指兵役身份,后者是指成建制的部队,两者有本质性的区别。

首先要说明,“预备役人员”全部都不是现役军人,但大多数为退役军人,因为他们服过兵役并且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,是战争爆发后扩大军队规模时,最理想也最合适第一批动员对象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事动员体系,基本分为现役、预备役、后备役三档,和平时期在常备军正在服役的称为“现役”、已经退伍的大多数被登记和编入“预备役”、符合年龄和身体条件的征兵对象则为“后备役”,由此也可见预备役人员的重要性。

二战时期的日本,在前述三档之外,再设第一补充兵和第二补充兵。预备役人员在战争爆发后有两种征召方式,其一是批量(一般按地域)补充到现役部队当中,因为有战争就有伤亡,为了维持现役部队的编制和战斗力,那就得补充人员,当然以预备役为第一拨补充力量。其二是编入“预备役部队”,成建制直接拉上战场,不过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肯定不是第一流的。

和平时期任何国家不可能养太多的现役部队,耗费太大,但是如果战争爆发后临时组建新的部队,又一时无法形成战斗力,所以提前组建“预备役部队”成为最好的选择。因为预备役部队又称为“架子部队”,和平时期只需要少数现役军官维持建制,整个部队却没有一兵一卒。因为预备役部队的基层军官和士兵,都是登记造册的预备役人员,和平时期各有各的职业和工作,也并非军人身份,但是他们却按部队编制固定好了位置,比如你是哪个排长,比如你是哪个排的兵。

然后和平时期预备役部队每年要搞集中训练,以磨合官兵熟悉程度、武器装备的使用和战术协同,集训完毕后仍然“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”。一旦战争爆发,国家需要更多建制的部队投入战场时,预备役部队会根据法令立即升格为现役部队,所有预备役官兵也全部就位(那就成为现役官兵了),架子团、架子师迅速成为了满编团和满编师,稍加训练和补充,就可以直接拉上前线。

文章TAG:31602驻皖部队星等慰问
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