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管理 > 问答 > 管理经验 > 太平天国永安城在哪里,没有太平天国永安封王

太平天国永安城在哪里,没有太平天国永安封王

来源:整理 时间:2022-04-27 02:53:25 编辑:管理知识 手机版

那么太平天国是如何转危为安的呢?这还多亏了李续宾骄傲过甚,在皖中逗留时间过长,给了太平军集结主力的机会。所以说,这也可算作是一次危机了。将领叛降,清军把营扎到雨花台太平军歼灭了李续宾的孤军后不久,转战于江浙一带,但始终无法寻觅到大量歼敌的机会。就在此时,李秀成的部将李昭寿又投降了清军,让和春等摸清了太平军的虚实。

和春与张国梁率大军迅速进逼,夺占了天京外围的九洑洲等据点,天京几乎成了孤城。绿营兵把战旗插到了雨花台附近,天京城也基本暴露在了清军的炮火下。但是,李秀成并未气馁,而是率轻骑突袭杭州,调出了清江南大营的主力,当清军主力杀出时,李秀成等又翻身杀入空虚的大营,清军大败,危机也暂时得以解除。李等在事后还心有余悸,可见得其压力何等大了。

(影视剧中中的太平军骑兵在行动)陈玉成被俘,湘军杀过来了众所周知,陈玉成与李秀成两军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军事支柱。可是,安庆的失陷让陈玉成元气大伤,陈玉成急于恢复实力,便四处召集人马,结果被地方武装的头目苗沛霖所诱杀。陈玉成死后,湘军的水师也掌握了长江的控制权。太平军在天京附近的火炮试图驱逐,却纷纷被击毁。

湘军主将之一曾国荃又一次把人马拉到了雨花台下,这一次可同和春等不同了。李秀成号召太平军各部回援,力图反扑。但是,就在这之前,为了压制李秀成的势力,洪一口气封了数百个王爵。结果,这些王爵忙于扩充地盘,根本无暇顾及洪的安危,李的解围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。这一次,太平天国未能从危机中缓过劲来,在硝烟中,城头的太平军大旗缓缓落下,太平天国也寿终就寝。

太平天国永安突围后,如果先图四川再占关中,能否夺取天下?

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以后,如果改变路线去四川发展,就算占领了四川和关中地区,也无法改变太平军最终失败的命运。一、四川省和关中地区资源丰富,土地肥沃。这是优势。然而,一个省的资源毕竟有限,难以跟全国的力量抗衡。(1)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东南沿海地区和江浙沪地区。(2)清朝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被太平军打得丢盔卸甲、溃不成军。

清朝政府主要依靠曾国藩的湘军、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镇压太平军。(3)如果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以后,直接去四川发展,会被清军困在四川。清朝政府完全可以从东南沿海地区和江浙沪地区筹集军费,然后调遣湘军和楚军镇压太平军,将太平军剿灭在四川。二、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以后,太平军的统治阶层开始日益腐化,贪图享乐,丧失了进取之心。

天王洪秀全、东王杨秀清等人的生活都非常的奢侈。这为太平天国最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。三、为了拉拢手下的将领,天王洪秀全先后将很多人册封为王。洪秀全封王太多,产生了严重的后果。各个诸侯王都拥兵自重、各自为政。特别是在东王杨秀清被杀以后,很多诸侯王只想着自保和占地盘,不再服从太平天国领导层管理和调遣。四、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争权夺利,甚至发生激烈内讧。

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等人先后被杀。翼王石达开带领精锐部队出走。这使太平军元气大伤,从此转攻为守,处于劣势。清军趁机反扑,一路攻城略地,最终攻下太平天国都城天京。五、历史上,翼王石达开曾经率领一支太平军进入四川发展。但是太平军在四川屡遭挫折,举步维艰。石达开兵败安顺场,惨遭清军杀害。石达开带领的太平军全军覆没。

六、洪秀全早期创立拜上帝教,发展信徒,争取民心。拜上帝教迅速发展壮大,遭到满清政府疯狂镇压。然而,当时洪秀全不在广西。形势非常危急。杨秀清挺身而出,以“天父下凡”的方式发号施令,稳定人心。太平军攻占南京以后,建立太平天国世俗政权。太平天国领导层迅速腐化。北王韦昌辉带人杀害“天父代言人”杨秀清以及东王府两万多人。

这一场事变使拜上帝教威信扫地,失去了号召力。七、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。太平军的支持者主要是烧炭工、穷人和农民。绝大部分地主和商人都坚决支持满清政府,反对太平军。洪秀全定都南京,并且把南京改名为天京。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领导层制定和颁布《天朝田亩制度》。这个政策里面有很多内容脱离实际,无法实施。

天平天国统治者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惠民政策,也没有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。太平天国多数支持者没有获得土地和其它的实际利益。因此,太平天国运动逐渐失去民心。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很多,既有内因也有外因。太平军领导层追求享乐,生活腐化,不思进取,热衷于内部的争权夺利。这是导致太平军最后灭亡的主要原因。所以,即使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后直接去四川发展,也改变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。

文章TAG:永安太平天国城在封王

最近更新